1755年某天,不晓得日内瓦湖阳光明媚、或阴雨密布。总之距享誉后世、水柱高达140米的喷泉,还要逾一个世纪之后才能落成;莱蒙湖畔的花钟,更为时尚早。彼时为钟表匠世家出身的思想家卢梭,年仅3岁。因家学渊源,他幼时就垂青于日内瓦钟表。卢梭曾在书中写道,一个日内瓦的钟表匠,可以被介绍到任何地方;而巴黎的钟表匠,就只能在巴黎谈论下钟表。
这是个特定语句罢。好像,仅凭这行字,就能归纳出关于钟表的所有。
我去过卢梭家族的一个展厅,面积很小,几步就能走个来回;陈列作品,大多是剑走偏锋类型,其中甚至不乏带有骷髅头像的台钟。无法想象他写的书,字里行间与他的家庭背景如此不同。但卢梭家族,最终也成为了的忠实客户之一。
目前开设于上海张园的江诗丹顿二百七十周年“臻途”限时体验空间,讲述了近三个世纪关于江诗丹顿的许多故事。从品牌创立之初的渊源、从怀表到手表,以及和唯它所长的各项绝艺。历史、时间、艺术与文明的穿针引线,像可以折返又能无限延伸的轨迹,是独属江诗丹顿的光阴之旅。
再说回1755年某天,江诗丹顿创始人Jean-Marc Vacheron先生,签署了第一份学徒协定。学徒名为Esaie Hetier。当时的契约,可堪比婚约,彼此都要如约守信。我看过那份泛黄的纸页,现存于日内瓦洲档案馆,勾折撇捺花体字,是Jean-Marc Vacheron先生流露着诚意的倾囊相授;Esaie Hetier的签名里,满怀殷切与渴望。
这一天的意义,很像日后常被镌刻在江诗丹顿钟表上的日内瓦印记,那图案来自于日内瓦城徽——老鹰与钥匙。钥匙解锁时间之门,江诗丹顿就如雄鹰冲天而起。
其后的1819年,负责品牌推广的François Constantin先生在写给Jean-Marc Vacheron先生之孙、第三代掌门人Jacques Barthélémi Vacheron先生的往来书信中,留下了一则被誉为江诗丹顿座右铭的传世名言——“悉力以赴,精益求精”。
Jean-Marc Vacheron先生
1755年的学徒契约
Jacques Barthélémi
Vacheron先生
François Constantin先生
史实是,当初刚经历过拿破仑战争,François Constantin先生仅围城战就遭遇过两次;城墙外还有恶劣的交通、随处可见的盗匪。推广之路一波三折、有无法想象的凶险。这些场景,在我见过的许多早期日内瓦珐琅表里,都有生动的描绘。男女老幼以花盆或石块,抵御城墙之下,数以千计的乱臣贼子,慷慨又悲壮。
江诗丹顿的彼时今日,正来自于François Constantin先生以脚为尺、丈量过的世界地图。遑论各国王公贵胄,甚至远在东方的清廷朝野,都曾予以下单订制。
而著名的马耳他十字标志,则诞生在1880年;它源自机芯发条盒上、给游丝提供稳定动力的十字形装置,看的久了,便愈发会觉得,它更像是一枚古老而尊贵的荣誉勋章。
以及,1755年镌刻有“J. M:Vacheron A GENEVE”字样的银质怀表,是目前已知唯一标注了江诗丹顿创始人姓名的钟表。它采用冕状擒纵机构、配有金指针,机芯摆夹板装饰阿拉伯式藤蔓花纹,也是江诗丹顿技术与美学兼顾的风格奠基。
唯一已知镌刻创始人签名的怀表
1755年
“臻途”限时体验空间共设七个展厅。开放日为7月7日至7月20日。主题分为传奇缘起、艺术大师、放眼世界、携手卢浮宫、超卓制表、时空臻途,以及全新时计。
展厅一的展品从1819年纵跨至1983年,计有各种怀表、男女手表、珠宝表、吊坠表及台钟加以展示。个中涵盖历史,长达二百零六年。
江诗丹顿270周年
“臻途”限时体验空间一
“传奇源起”
江诗丹顿270周年
“臻途”限时体验空间二
“艺术大师”
江诗丹顿270周年
“臻途”限时体验空间三
“放眼世界”
江诗丹顿270周年
“臻途”限时体验空间四
“携手卢浮宫”
江诗丹顿270周年
“臻途”限时体验空间五
“超卓制表”
江诗丹顿270周年
“臻途”限时体验空间六
“时空臻途”
江诗丹顿270周年
“臻途”限时体验空间七
“全新时计”
点击浏览
其中重要展品,计有1819年推出的、编号为10850的黄金怀表。“悉力以赴,精益求精”的座右铭,也在是年提出。10850的表盖和表背上饰以精美雕刻图案,银色表盘有手工雕刻和机刻雕花,直径为47mm。同在1819年,Jacques Barthélémi Vacheron先生将品牌正式命名为Vacheron et Constantin。
黄金怀表
编号10850
1819年
1827年的编号11411,是采用跳时小时视窗的黄金二问怀表,银色机刻雕花表盘,分针刻度为稍偏心的独立圆形,以及设有独立刻度圈的小秒针;1863年,编号12069,江诗丹顿罕见的18K粉红金吊坠表,主体为珐琅及钻石,手工雕刻表底盖外缘,拍卖会中,都应奉为上宾。
黄金二问跳时怀表
编号11411
1827年
18K粉红金吊坠表
编号12069
1863年
1909年编号10381的皇家天文台怀表,这故事可以追溯至1907年5月28日。当日江诗丹顿的皇家天文台怀表诞生。且同时江诗丹顿计时表也正式成为注册商标。是品牌历史上的重要时刻之一。编号10381为18K黄金材质,细节为白色珐琅表盘与机刻雕花底盖。
1909年编号10381的皇家天文台怀表
1909年
1941年编号11420的18K粉红金三问手表,直径37mm,表耳为水滴型,只此一项细节,便可见江诗丹顿审美之与别不同;1953年,编号10149,18K黄金材质、表盘为掐丝珐琅描绘的美人鱼图案,暗红为底色,美人鱼首尾相顾,灵动翩然。
18K粉红金三问手表
编号11420
1941年
18K黄金掐丝珐琅手表
编号10149
1953年
1983年,江诗丹顿推出至今未见复刻的12边形18K黄金镂空雕刻手表,直径仅25mm,编号为10744,机芯之上遍布雕花,甚至品牌标识也为发条盒上的马耳他十字所取代,但仍是一望即知的江诗丹顿。
12边形18K黄金镂空雕刻手表
编号10744
1983年
另有多款作品于展厅一内亮相。及我所归纳的1755-1983年间,重要历史事件还包括1839年因发明比例绘图仪、而获颁日内瓦艺术协会金奖;1889年品牌首次推出可量产女士手表;1906年首间专卖店开业;1932年的首款世界时怀表,以及1955年志庆品牌二百周年而设计、厚仅1.64mm的1003手动机芯,并因此缔造世界纪录。和二百二十二周年(1977年)时推出、且在2022年得以复刻的222。
比例绘图仪,1839年
首间专卖店开业,1906年
首批可量产女表,1889年
1003机芯,1955年
展厅二,艺术大师主题,源自品牌所擅的手工雕刻、机刻雕花、珐琅彩绘与宝石镶嵌四大工艺。实则,江诗丹顿于细木镶嵌、莳绘、马赛克装饰等稀有技法上,也屡有建树。
江诗丹顿有许多高级珠宝表,最具传奇色彩之一的,是1979年和毕加索好友、法国设计大师雷蒙德·莫列联手制造的Kallista,它由一整块金锭雕琢,共镶嵌118颗祖母绿式切割钻石,单颗钻石重量从1.2克拉到4克拉,总重达130克拉。仅搜集完全这些颜色净度几乎一致的钻石,前后就耗时五年、费尽6000个工时,是当年最贵的珠宝表。
但提及宝石镶嵌,亲历过且印象最深的是,2011年时候,江诗丹顿创造的火彩形钻石切割工艺,它最多可以有77个钻石切面,并能准确厘定钻石的切割形状,最大程度吸收自然光线;也是逾二十年里,唯一通过GIA(美国宝石协会)认证、并获得珠宝工艺专利的技术,且江诗丹顿的GIA 4C证书,属于认证系统中的最高等级。
那手表叫Lady Kalla Flamme。而Kalla,则是1980年代后,江诗丹顿对顶级珠宝表的命名。
Lady Kalla Flamme高级珠宝表
编号12140
2010年
2024年
Grand Lady Kalla
高级珠宝表工艺图
2024年
Grand Lady Kalla
高级珠宝表工艺图
2024年
Grand Lady Kalla
高级珠宝表工艺图
2024年
Grand Lady Kalla
高级珠宝表工艺图
机刻雕花,不止一次在江诗丹顿的作品中提及这工艺。是以人手操控雕花机器旋转,于金属表面刻画出纹饰或图案,雕花机多出于19世纪初至19世纪50年代之间,深浅纵横、留白明暗,全凭手法而决,是唯大师才能驾驭的心眼意合。我每写于此,常忧心这技艺会失传;但每隔些时日便能再见新表,遂又觉心安。
展厅中出于1895年的编号11552,是怀表时代机刻雕花的范例之一。白色半透明珐琅表盘,其上覆盖的即是放射状机刻雕花;2020年的伊灵女神月相手表,表盘中的褶皱纹饰,同为机刻雕花,只图案各有不同。
伊灵女神系列月相表,2020年
手工雕刻,与机刻雕花不同在于,它是以自制或自行锉磨的小刀具,完成更为繁复或具体的图案。不止为装饰,也能塑造各种人物和场景。创作方式为先素描成纸样,再用刀具雕刻于比例微缩的金属部件,艺术大师系列博物学家主题手表、艺术大师系列热气球手表,以及艺术大师中国面具系列,皆运用这一工艺。
艺术大师系列博物学家系列2023年
艺术大师系列热气球手表
2018年
艺术大师系列
“中国面具”手表
珐琅彩绘,初见于16世纪,技法仅为少数工艺大师掌握。又可细分作内填珐琅、掐丝珐琅、透底珐琅、灰阶珐琅、微绘珐琅、空窗珐琅,和透明珐琅等不同门类。特点为质地坚硬,不易褪色,色彩可多变,是极为精美的装饰。江诗丹顿皆有涉猎。
一位前辈曾向我提及微绘珐琅的工艺难度,在于须完全依循原作,画风技法皆要毫厘不差,丝毫不能自行发挥。这句话之于我对珐琅的理解,影响甚深。
艺术大师系列“向芭蕾舞艺术致敬”
灰阶珐琅工艺
2013年
艺术大师传奇装饰系列
内填珐琅工艺
2016年
阁楼工匠“致敬日内瓦钟声”系列
微绘珐琅工艺
2025年
展厅三、名为放眼世界,展品为艺术大师“致敬中国文化标志”系列的“浪涌乾坤”和“月耀河山”,灵感源于中国明万历朝服的海水江崖纹。19世纪40年代时,江诗丹顿即有钟表作品远涉重洋至中国,迄今二百年有余。
犹记去年夏天,江诗丹顿在北京发布此系列手表。窗外乌云密布,暴雨如注,这氛围,倒很有宫廷剧里,顿生肘腋、阴晴不定的戏份。举凡历史事件,似乎总有些突如其来的未知,以此为过往留下些不可名状的注脚,于是这故事才愈发弥散传神。
“浪涌乾坤”,又称海水江崖纹,来自明万历帝钦点。海水为潮,寓意朝廷;江崖与姜芽同音,因姜芽嶙峋迭嶂,故指代江山。明清两代,这纹样多用于龙袍、官服袖口、下摆或区分官职等级的补子。“浪涌乾坤”工艺为掐丝珐琅和手工雕刻,表壳上,还有手工雕刻蝙蝠图案,蝠福同音,寓意福禄寿喜财的五福临门。
“月耀河山”,基底是深蓝的大明火珐琅,有水纹雕刻的暗潮涌动、碧海潮生;钻石镶嵌出巍峨山峦,是“浪涌乾坤”中意指的江山。表壳上密镶钻石,如月色皎洁普照,是夜空遍洒的满天清辉。
艺术大师
“致敬中国文化标志”系列
“浪涌乾坤”
2024年
艺术大师
“致敬中国文化标志”系列
“浪涌乾坤”
2024年
艺术大师
“致敬中国文化标志”系列
“月耀河山”
2024年
艺术大师
“致敬中国文化标志”系列
“月耀河山”
2024年
展厅四、致敬卢浮宫。江诗丹顿早在2019年时,即与卢浮宫展开长期合作,可将馆藏传世之作,移至表盘,是俯腕可见的无墙博物馆。此次展品,为2022年推出的艺术大师“致敬伟大文明系列”。计4只作品,主题各取自纳入卢浮宫馆藏的“塔尼斯的狮身人面像”、“大流士雄狮”、“胜利女神”,以及马赛克装饰的“奥古斯都”。
塔尼斯的狮身人面像、是埃及境外现存最大的狮身人面像之一。凸花雕刻工艺、再施黄金镶贴;狮身人面像之外的光环,基于木乃伊棺椁上的彩绘装饰,环绕表盘外沿的珐琅项链,则是彼时大祭祀的传统饰物。展翅而踞的羊首猎鹰图案,遍及各处的若干象形铭文,分别运用了内填珐琅、金属喷镀,金属拼贴等技巧。
艺术大师
“致敬伟大文明系列”
“塔尼斯的狮身人面像”
2022年
大流士雄狮,出自波斯帝国大流士一世的宫殿遗址,以浮雕刻于檐壁,大流士以隐喻百兽之王的雄狮。雄狮形象,同样施以浮雕技法,地板是硬度极高的白金,雕工有想当然的难度,但举凡鬃毛、肌理,乃至口角的还原度也更高;江诗丹顿还以错视技法,为雄狮躯干融入古铜色,呈现原作的斑驳与轮廓。由此产生缝隙感,才有檐壁古拙的斑驳沧桑。
艺术大师
“致敬伟大文明系列”
“大流士雄狮”
2022年
胜利女神,原作来自古希腊祭祀神殿,最初只是碎块,后经多年修复才得以重新屹立。女神雕像为手工雕刻;表盘外缘的灰阶珐琅,出于古希腊陶瓷纹饰的色泽变化,是旧日风俗的如实再现与写照。深浅不一的图形层次,来自微绘工艺的层层迭加,笔墨的润色,或深或浅的饱和度,非止精密运算,更须数十年浸淫于此的经验与眼界,才有惟妙惟肖的真知。
艺术大师
“致敬伟大文明系列”
“胜利女神”
2022年
奥古斯都,古罗马开国君王。表盘大理石半身像同为手工雕刻,更以色彩丰富的马赛克装饰。这一背景设定,这纹案同样出于卢浮宫馆藏,却是很有些丰富的美感。像彩绘过的素描,才有了生动且能勾勒出那个时代的颜色。
艺术大师
“致敬伟大文明系列”
“奥古斯都”
2022年
展厅五、超卓制表,顾名思义,是江诗丹顿对于超级复杂功能的运用、叠加与施展。我记得某年日内瓦表展时候,侧展主题叫作“天文台之子”,就是举凡可见或不可见、可想或无从捕捉,都能从钟表里觅见端倪。江诗丹顿每为先驱。其中譬如报时,是品牌创立不过几十年后就掌握的技术。
逆跳功能,怀表时代便已见。大多指时、分、星期、月份等功能在完成一次轮回后,指针可自动跳至起点,如此周而复始。江诗丹顿博物馆中,作时、分针逆跳的怀表赫然在目;这一功能保留至今。
早期江诗丹顿时、分针逆跳怀表
编号11886
传承系列月相逆跳日历手表
2025年
陀飞轮则另有历史,它将摆轮、游丝及擒纵机构放在一个框架之内,框架围绕轴心规律性的360°旋转,以抵消地心引力对运行精准度的影响。江诗丹顿的现代陀飞轮表,还以马耳他十字为框架的点睛之笔。
纵横四海系列陀飞轮表
2024年
三问,出于电力及钟表指针夜光涂层尚未普及之时。借由表壳侧面的按钮或拨杆,启动音锤对音簧的敲击,从而发出高音、混合音、低音的3种鸣响,以听觉识别当下的时、刻、分,其后还演变出更为动听的四音锤敲击。不够“先进”的时代却激发出古人智慧,它一直是我所以为最值得称道的复杂功能。
包含三问报时功能的
双月相超卓复杂功能手表
2023年.
2024年时,江诗丹顿发布“Berkley”,63项复杂功能。品牌姐妹叮嘱我一定要去看看。那表就在展厅正门处,周围人头攒动,一个玻璃柜子扣住,周围是四面八方打进来的射灯,双面表盘缓缓转动,明晃晃的闪耀,我几乎看不清它的样子。好在瑞士某杂志刊登了这表做封面文章,“Berkley”整整耗时十一年,仅机芯组装就要一年。
“Berkley“几乎涵盖一切与中国时间文化相关的历史掌故与元素,甚至包含一些神话。它的星空图来自上海,表盘外圈有二十四节气,能推演出截至2039年的每个中国新年日期;位于表盘面6点位的显示盘上,并以汉字作为记录。
此外还加入中国农历年份的平/闰年、五运的金、木、水、火、土与十天干、十二地支,以及中国农历生肖、农历月份和农历月份的大小类别。更是业界首枚可推演至2200年的中华万年历。另有格里高利万年历、和诸如时间等式在内的复杂功能。如此旷世之作,仅用笔墨描述,实难形容它精妙之万一。
阁楼工匠系列
“Berkley“怀表
2024年
阁楼工匠系列
“Berkley“怀表
2024年
阁楼工匠系列
“Berkley“怀表
2024年
阁楼工匠系列
“Berkley“怀表
2024年
阁楼工匠系列
“Berkley“怀表
2024年
展厅六、时空臻途。正如曹操在《观沧海》中所写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是无声却有形的斗转星移。
2005年时,江诗丹顿推出Tour de l’Ile,正反两面16项复杂功能,是二十年前最复杂之量产手表。表盘正面9点位,另有不易觉察的250字样,以纪念二百五十周年。它的功能计有时、分、秒,可选择刻和分的三问报时功能、陀飞轮机构、动力储存、第二时区显示、上弦显示和万年历。天文功能则包括月相、月龄、天文时差、日出日落与星空图。现陈列于“臻途”限时体验空间现场,只消移玉、即可一窥究竟。
Tour de l’Ile手表
编号11474
2005年
展馆七、全新时计。均来自今年新作。个中最复杂者,为Solaria超卓复杂功能手表。41项复杂功能,更有5项从未齐聚于同一手表的天文功能、且其中1项为全球首创。同为双表盘设计,八年研发,包括独占7项专利的西敏寺钟声报时功能、及有13项正在申请的专利。
阁楼工匠Solaria超卓复杂功能手表
2025年
阁楼工匠Solaria超卓复杂功能手表
2025年
阁楼工匠Solaria超卓复杂功能手表
2025年
阁楼工匠Solaria超卓复杂功能手表
2025年
阁楼工匠Solaria超卓复杂功能手表
2025年
Solaria提供三种读时方式。国际通用的24小时民用时、且兼具第二时区和扇形世界时;恒星时,用另一组轮系,分针在透底表背边缘,时针下方是转盘;一个恒星日的周期为23小时56分钟04秒,是地球围绕某颗恒星完成360所需时间,但地球同时还会围绕太阳自转,于是相对恒星的日历日时差,就略短约4分钟。这就是既听来复杂,但装配于手表中又极为繁复的恒星时。
第三项读时方式,时间等式。同样需要启动一组新轮系。简言之,地球围绕太阳自转的轨迹,其实呈椭圆形而非圆形,即真太阳时;而以24小时为标准参照的时间,则被称为平太阳时,真太阳时与平太阳时的每日误差,在-16分钟到+14分钟间,仅在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时发生重合,但二者每日的走时误差,借助表盘正面6点位,就能予以显示。
前文中提及Solaria的五项罕见天文功能,其中全球首创的、被称为天体时间追踪,其余四项是太阳位置、太阳高度、太阳中天时刻,以及太阳赤纬。前四项功能与太阳的视运动轨迹相关。
只说全球首创的天体时间追踪,是与追针计时结合的功能。且同时融合星空图。能计算特定星座或恒星出现在视野中心的时间。9点位的天文月相,可同时显示月相和月龄,以及每月大潮与小潮的潮汐。我猜天文馆都不一定看得到。
另有传袭系列的陀飞轮万年历手表、万年历逆跳日历镂雕手表、二百七十周年纪念款,传承系列二百七十周年纪念手表一并推出,表盘中均有灵感出自马耳他十字的装饰图案,以郑重其事。
江诗丹顿小程序可作预约,但悉闻、已场场人满为患。
传袭系列陀飞轮万年历手表
2025年
传袭系列
万年历逆跳日历镂雕手表
2025年
传袭系列手动上弦手表
2025年
传承系列自动上弦手表
2025年
传袭系列月相手表
2025年
我去过几间阁楼,但只有坐落于日内瓦湖畔的,我觉得才能当得起这雅号。那里的灯火并不辉煌明亮,但窗明几净,窗外透着光,远山近水。阁楼内异常安静,墙上挂些有出处名目的画作,桌上摆放许多制表工具,形制各异、大小不一,有许多出于自制,所以因此而生的作品,才有自我感知、风格、和独到之处。
阁楼地板该是木制,踩上去会有轻微的咿呀作响,轻轻浮浮又念念有词。它可能想和我说起甚么故事。阁楼里空气的味道很特别,像老式图书馆,有沉沉的怀旧感。如是我见我闻,若是呆的久了,说不定,我也能衍生出此前从没想过,但不知道是甚么的灵感。
有很长一段时间里,我电脑壁纸是一张来自于江诗丹顿的阁楼画作。五位工匠,一人背身倚窗,一人负手对窗,其余三人侧坐于工作台前,似乎在议论甚么。墙左侧还有一座大型落地钟。里间小屋内,似乎还端坐一位女性。这是阁楼二层,能从他们所处地板之下,看见一楼对面有许多临街的屋舍俨然、人流走动。
我不知道这记载了怎样一则典故,数个世纪过去,有许多都无从考证或者分辨。但我喜欢这种有参与的画面感。如果置身于此,我可以随处看看走走;也许捡些树枝,回来打磨成某种制表工具。日内瓦的18世纪,于钟表匠而言是幸运的,尽管此前他们也屡经战乱,但那个时代,始终还是不比我们浮躁的现在。历史、传承,远不止于技艺,也有被历史定格了的安宁。手中或眼中的形状,才有了更美好的样子。否则,江诗丹顿做不到二百七十年,当然这些故事,始终只是江诗丹顿下段旅程的开端。
免费股票配资开户,十倍杠杆股票,山西炒股配资开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