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缝铺
\n文/李燕燕
\n在网上买来的裤子需要收裤脚之前,我竟不知道这片新兴街区有个裁缝铺。母亲极能干,平日缝补或改大改小的活计,她都自己做了。临近清明,母亲回老家祭祖,而网购的长裤刚好是我着急要穿的,这时我才发现,需要找一个裁缝。
\n年老的邻居告诉我,楼下的湖边就有一个裁缝铺,已经经营了将近二十年。闻言我很吃惊,眼皮子底下的店铺,我竟一点也不知晓。按照邻居言语指引,我很快找到了这间“隐藏”的裁缝铺。它在一个七八平米的小卖部旁边,也就是平房延伸出的一个“偏偏”。铺面非常窄逼,差不多只容得下一架缝纫机和一个紧贴着坐的人。我站在铺子门口,跟眼前这个忙碌着的中年女人打了个招呼,“你好,我来收个裤脚。”此时,她正忙着手里的活,甚至连头都没有抬一下,“好,稍等片刻。”
\n“可是……”我犹豫着开口。
\n“放心,等下李孃就给你量裤腿。她的手头,准得很。”旁边一个大姐说话了。她是等着取改好的春季风衣的,“李孃手头的活计就是多。她一个人,哪忙得过来。”
\n说话间,裁缝李孃已经起身,利落地从角落处挂着的一堆衣物里麻利地找出风衣递给大姐。紧接着,她拿起一把软尺替我量身,还问我“平时穿不穿高跟鞋”。我告诉她,我常常需要走动,所以脚上总是蹬一双运动鞋。
\n“哦,明白了。”李孃点点头,然后用粉笔在裤脚上方画了一下,“嗯,裤脚收到这里就合适了。”
\n“什么时候能取呢?”我问。
\n“我一会儿要搬铺子,就在街面上。裤子晚一点就能取。”她说。
\n我点点头,心里疑惑着,早上从街上走过,分明看到她所说的新铺位置还是一片空地,没有一丝新店开张的迹象。
\n正想着,一个精壮汉子过来跟她打招呼:“大姐,人已经喊齐了,一个钟头后大家一起干。”
\n“麻烦大家啦!”李孃连连道谢。
\n这个汉子我认识。他在街上开着一家土货店,城里人图口新鲜,他和妻子把区县和乡村跑遍,四处给顾客“寻宝”:一会儿是荣昌的卤鹅,一会儿是丰都的麻辣鸡块,一会儿是白市驿的土鸡蛋……我也在他组建的“土货群”里。
\n我悄悄问那汉子,李孃在这里做得好好的,干吗要搬铺子呢?汉子告诉我,这间平房,是看守人工湖的人原先临时住的地方,年深日久早就“告危”,如今“城市更新”,就准备拆掉了。这不,社区替李孃重新寻了个地方开张,条件肯定比那“偏偏”强。街坊邻居的,大伙都熟着呢,一起给她帮忙,三下五除二就能搞定。
\n傍晚,我取到了改好的长裤。狭窄的铺面里,人们进进出出,裁缝铺就要搬走了。
\n那条收好裤脚的裤子,被李孃细心地折叠好,放在缝纫机下方的一个抽屉里。在周遭的忙碌中,她小心地把裤子递给我:“这里搁不下大的衣架子,只能折了放里头。”我问她工钱,她笑着说,“缝补改”一律十元,工序简单就折半,“你这个实在没花什么工夫,五元吧!”我谢着,从包里摸出一张纸币给她,她立时拍了拍掌:“好呀,正欢迎零钱呢!”很是开心。
\n回家穿着一试,绝了,李孃收的裤脚,刚好覆盖到运动鞋的鞋面位置,不长不短,恰到好处。弯腰低头拨弄鞋带,不想外套上一颗本已不太牢靠的纽扣被吊坠拉扯,啪一声滚落地上。原本想着自己缝上就好,拿起那造型独特的扣子一看,才发现它有四个孔——对我这个不擅长精细手工的人来说,钉两孔纽扣都已经勉强。一番折腾后,我还是决定找裁缝铺。
\n第二天早上,李孃的新铺面真的开张了,夹在中医馆和生鲜店之间的那块地方,虽说也不算宽敞,但比原先的“偏偏”展得开,而且整洁亮堂。中医馆的老医生、生鲜店的阿姨、土货店的汉子,好几个大爷太婆,都围着新铺贺喜。门口,摆着几个金黄向日葵和鲜红玫瑰装点的花篮。看着这闹热的阵势,我赶上前,跟脸上笑开花的李孃道了一声喜。我这才注意到,别人口中年过花甲的她,染着时髦的棕发,薄施粉黛,且身材匀称,看上去也就五十上下。
\n但我把纽扣和外套递给李孃时,还是有些怯怯的,因为有点担心:她会不会觉得我这个年岁已大的女人实在太笨。不想,她打趣说,现在的衣服就图款式新、图漂亮,上面的小零件弄起来确实不方便,像这种纽扣就是不大好钉。闻言,我一下子轻松了。旁边正在理药材的中医馆大姐讲,李孃这个人实在,之前孩子的学校小礼服请她改小一点,末了她还帮忙把所有纽扣都重新缝了一遍,因为机器做工落到细节上难免不大牢靠。说话间,李孃已经利落地缝好了纽扣,然后把外套递给我。
\n“多少钱?”我问。
\n“缝个纽扣,不值什么,就算街坊邻居之间帮个忙吧。”李孃说。
\n一个满头雪白的婆婆来了,递上一件碎花薄棉袄,请李孃把袖口褊一褊。李孃热络地接下棉袄,把它小心翼翼地挂在衣架上,然后对婆婆说:“老人家,您这个活儿要稍微费点心思,今天周六,中午我儿子女儿带孙孙们到屋里吃饭,我一会儿得先回去。衣服晚间来取,要得不?”
\n“要得要得,你先去忙。”婆婆说,“按说呀,你一个人靠着裁缝手艺把儿女盘大,如今子孙满堂,满可以休息啦。”
\n“忙些好,帮衬着孩子们,自己也不闲着。忙了一辈子,闲着要生病的。”李孃一边整理缝纫机台面的杂物,一边跟熟络的婆婆拉家常。
\n正说着话,旁边生鲜店的阿姨招呼李孃:“哎,姐,给你专门留的新鲜菜——现剥的胡豆,还有才从山里挖出来的野葱,炒鸡蛋绝了!”
\n“好,过会儿就来拿!”李孃大声应道。
\n(原文刊发于《嘉兴日报》2025年6月20日第7版)
\n
免费股票配资开户,十倍杠杆股票,山西炒股配资开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